2011-04-04

Inside Job (呃錢帝國) - Director: Charles Ferguson



跟Michael Moore的「小人物對抗大財主」式, 容易牽動情緒的記錄片不同, Charles Ferguson的「Inside Job」 (呃錢帝國)是一篇更完整和全面的研究論文。雖然仍墮入非黑即白的陷阱, 主觀性地認為金融海潚是美國政府與華爾街一班金融大鱷貪婪而一手造成的惡果, 而避開提及小市民亦應該為自己財富投資負責的重點, 但這樣的安排實在無可厚非:畢竟這是一齣要觸動小市民觀眾群的紀錄電影, 幸而煽動情緒的技倆點到即止, 而能真正善用時間深入探討問題, 亦有較創新的觀點出現, 起承轉合好比精彩的驚慄電影。

2011-03-30

The American (他來自美國) - Director: Anton Corbijn


「The American」(他來自美國)絕對是一個老掉大牙的殺手故事: 殺手想收山, 接下最後一個任務, 同時遇到心中最愛。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事情可以如願以償的發生嗎? 這種戲軌古今中外大概已看過無數篇, 吳宇森的「喋血雙雄」已經是表表者。「The American」不打算破舊立新, 導演Anton Corbijn反過來向60, 70年代的懸疑片借鑑, 拍法務求低調平實, 把無謂支節去蕪存菁, 鮮有的動作場面亦以實感和有推進劇情的作用為主 (床上戲亦然), 處理有別於近廿年來, 以槍戰、追逐為主

2011-03-28

Tron Legacy (創.戰紀) - Director: Joseph Kosinski


「創.戰紀」的前作「電子世紀爭霸戰」(Tron) 是百分百的Guilty Pleasure。它並非如「星球大戰」, 「2001: A Space Odyssey」般驚世駭俗, 製作規模亦相距甚遠, 大眾熟悉和接受程度亦當然不及, 但。因為美術效果夠創新破格, 電腦特技上懂得取長補短, 最重要是能經歷時間洗禮, 在很多影迷心中卻留有一定位置。

2011-03-22

Faster (一秒殺機) - Director: George Tillman Jr.


「Faster」頭三十分鐘蠻不錯, 看著"The Rock" 出册之後好趕時間的去報仇, 節奏流暢亦看得血脈沸騰, 但越看越不對勁, 如果只純粹講一條復仇的主線就好, 但中途殺出一個「全職殺手」般為興趣而接job殺人的角色, 令本來Alpha Male動作片變成camp味甚濃, 但和全片的主調不協調, 效果很尷尬。

2011-03-17

The King's Speech (皇上無話兒) - Director: Tom Hooper



不吐不快: 發行商實在沒有必要改一個如此低俗的譯名。如果是宮廷鬧劇或者可以接受, 但為什麼要把堂堂一套奧斯卡大熱門自行降格(台譯:「皇者之聲」, 爭幾遠...)? 甚至是字幕翻譯亦略嫌太口語化, 拜託這不是「轟天猛將」式追求官能刺激的娛樂片, 作為一齣皇族傳記片, 翻譯優雅一點可以嗎?

但以上提到的恐怕都不影響電影本身的可觀性。「The King's Speech」是典型勵志片格局, 但當把

2011-03-14

Due Date (臨盆急先鋒) - Director: Todd Philips


「臨盆急先鋒」是逃不出公式的美國公路喜劇。最經典的是八十年代的「Midnight Run」(午夜狂奔), 「Plane, Train & Automobiles」。近年的「Road Trip」, 「Euro Trip」, 占基利的「My, Myself and I」, 都是一個又一個荒謬處境構成的公路喜劇。那些處境之間不太有關連亙不影響, 但求好笑, 兩個主角慣例地由火星撞地球, 慢慢在過程中加深認識, 直到相知相交。就像亞爾柏仙奴說過, 把兩個

2011-03-10

Megamind (毛百萬) - Director: Tom McGrath


Megamind (毛百萬) 是「壞蛋掌門人」的雙生兒, 情節佈局類同, 但同時更像一套向超級英雄片致敬作品, 某程度上令我想起禮切沙也馬蘭 (M. Night Shyamalan) 的「不死劫」(題外話, 個人認為「不死劫」才是禮切最好的作品, 而非「鬼眼」), 兩片同樣以扭曲角度探討超級英雄/壞蛋的成長和心

2011-03-08

Despicable Me (壞蛋掌門人) - Director: Chris Renaud and Pierre Coffin


Despicable Me (壞蛋掌門人) 最討人喜愛的角色並非壞蛋主人翁, 亦非那些黃澄澄圓圓扁扁的Minion小幫手, 而是那三個渴望被領養, 渴望被愛的小孤女。關係有點像「沖天救兵」的頑固老伯與小童軍。從極端性格的角色發展下來變成互相包容的大團圓結果, 從來都是家庭動畫的成功定理, 「壞蛋掌門人」也不例外。

2011-02-28

Oscar: The King's Speech won over The Social Network

就近一兩個月來說The Social Network行情開始不敵The King's Speech。雖然失望, 畢竟還未看TKS。今個星期就一睹皇上風采。



Best Picture: "The King's Speech."

Actor: Colin Firth, "The King's Speech."

Actress: Natalie Portman, "Black Swan."

Supporting Actor: Christian Bale, "The Fighter."

Supporting Actress: Melissa Leo, "The Fighter."

Directing: Tom Hooper, "The King's Speech."

Foreign Language Film: "In a Better World," Denmark.

Adapted Screenplay: Aaron Sorkin, "The Social Network."

Original Screenplay: David Seidler, "The King's Speech."

Animated Feature Film: "Toy Story 3."

Art Direction: "Alice in Wonderland."

Cinematography: "Inception."

Sound Mixing: "Inception."

Sound Editing: "Inception."

Original Score: "The Social Network," Trent Reznor and Atticus Ross.

Original Song: "We Belong Together" from "Toy Story 3," Randy Newman.

Costume Design: "Alice in Wonderland."

Documentary Feature: "Inside Job."

Documentary (short subject): "Strangers No More."

Film Editing: "The Social Network."

Makeup: "The Wolfman."

Animated Short Film: "The Lost Thing."

Live Action Short Film: "God of Love."

Visual Effects: "Inception."

2011-02-14

東風破 (Merry-Go-Round) - 導演: 麥婉欣, 鄭思傑


如果「歲月神偷」不是得到一個國際性獎項, 電影會不會名利雙收, 惹來那麼多回響? 答案怕且是否定的。我想指出的是, 港產文藝片在今時今日來說依然是藝高人膽大的蝕本生意, 所以縱使沒有「歲月神偷」的出現, 「東風破」依然不會在票房上穫得什麼回報, 更不用指出電影基本上是零卡士。當然, 這是東華三院財力上全力支持拍攝的紀念電影, 但不拍醫院, 孤兒院(試想像可以帶出多少洒狗血的情節), 而選擇義莊這麼冷門的題材,  呢份勇氣已經先入為主地值得加許。


「東風破」確然有很多瘕疵: 故事仍然落入太多巧合的俗套,  某些刻意設計的驚喜位其實早早已

2011-02-11

前度 (EX) - 導演: 麥曦茵


麥曦茵的「前度」是80後現代愛情觀全記錄, 有點像10年前的「十二夜」, 亦與同期的「志明與春嬌」(同樣是麥曦茵合編)相映成趣, 在劇本處理、 時空跳接的技巧上亦有「心跳(500)天」的影子, 問題是欠了點態度, 人物沒有鮮明性格欠趣味, 電影誠意可加, 但可觀性不高。

看「前度」時無可避免地要跟「十二夜」比較, 始終認真探討愛情觀的香港出品少之又少, 兩片又同樣以女角角度出發, 性格同樣是看似敢愛敢恨, 任性, 實際上感情路上迷茫, 沒有目標。但是當「十二夜」後女角恍然大悟當初因誤會而一起, 痴情的女主角可狠狠地便放棄一段柳暗花明的愛情(因為無論如何是一個意外), 不錯都不是一個可寄予同情的角色, 至少有血有肉, 有動機有態度。相對之下周儀(鍾欣桐飾)的角色好像完全向近年被抺黑的港女致敬一樣: 她容易動情, 容易受傷害, 電影結尾看似成長了(聽了母親一夕話, 明白一個人也可以去旅行), 但最後從她對曾國祥的舉動, 便知道這個成長是被迫出來的,。但我不否認這個角色描寫豐富,  只是討好的因素太少, 沒法完全理解角色的觀點。鍾欣桐的演出亦耳目一新, 但不比「公主復仇記」的度身訂造優勝, 但至少證明到亞嬌遇到好角色是可以有很好發揮的。

「前度」資源上各方面比麥曦茵的前作「烈日當空」寬鬆, 亦看出導演技巧圓滑了, 某些隱喻性鏡頭(如最後膠杯沒有摔破, 但畢竟有裂痕) 沒有流於畫公仔畫出腸又有強烈效果, 但麥曦茵第二套執導電影欠缺了像「烈日當空」原始野性的觸覺, 較似一套大財團捧旗下演員的一套商業電影。或者在有限的創作空間內, 「前度」比同類型電影優秀, 但原諒我對導演有較高要求。

評分: **1/2 (out of ****)

2011-02-07

2010 Hip Hop/ R&B 單曲 100大 - 20 - 1

Check out Top 100 to 51

Check out Top 50 to 21

20. Where You Are feat. Michael Jackson - Cali Swag District


整張全新唱片的存在感還不如一首featering, 我寧願MJ只在sampling中重生。本年度最甜美情歌之一。









19. Un-Thinkable (I'm Ready) Remix feat. Drake - Alicia Keys


Alicia Keys 的苦情歌通常都有一個 rap featering remix, 而通常都是畫龍點睛多過畫蛇添足。 Un-Thinkable (I'm Ready)又是一例。明知鎖匙小姐係幸福少奶奶, 唱苦情歌依然夭心夭肺。








18. As We Enter - Nas & Damian Marley

2011-02-04

2010 Hip Hop/ R&B 單曲 100大 - 50 - 21

Check out Top 100 to 51

50. Count Your Blessings - Nas & Damian Marley

49. Love King - The-Dream

48. Million Dollar Girl feat. Diddy & Keri Hilson - Trina

47. Fistful Of Tears - Maxwell

46. Everything To Me - Monica

45. Neighbors Know My Name - Trey Songz



2011-02-02

2010 Hip Hop/ R&B 單曲 100大 - 100 - 51

是遲了點...整體而言Hip Hop/ R&B這個音樂類型的發展比5年前全盛時期已失色不少, 幸好在美國依然穩守市場, 2010年依然有另人振奮的新發現 (如 Nicki Minaj), 刻意轉型帶來的新鮮感(Usher, Kelis go Electropop), 獨立天空的堅持 (Curren$y, BIG K.R.I.T), 當然還有獨一無二的 Janelle Monae, 勇者回歸的Kanye West, 守得雲開的Cee Lo Green, 神級大師Gil Scott-Herson。算一算, 2010年還不算太爛。

這裡是2010年Hip Hop/ R&B 單曲100大之選, 大致以2010年12個月中有正式推出single的作品計算, 當中亦有例外, 如The-Dream 的 Yamaha 只是side track但深得樂迷喜愛; B.O.B. 的 Nothin' On You 2009年尾推出, 但在2010年爆紅..新年快樂, 多謝:

2011-02-01

The Town (狂盜之城) - Director: Ben Affleck



「賓仔」Ben Affleck這十年來的事業簡直是經歷天堂與地獄。曾幾何時是商業片男主角的當然人選, 為了一個J. Lo令事業直插谷底(其實Ben Affleck根本沒有闖什麼彌天大禍, 比起Charlie Sheen, Robert Downey Jr. 等絕對小巫見大巫), 不過跟「小羅拔」一樣, 低潮可以看清楚自己的路向: 小羅拔原來可以是動作片男星典範; 賓仔原來不適合當動作英雄, 自編自導自演才是他的不歸路。

「狂盜之城」 延續了前作「Gone, Baby, Gone」的波士頓實感, 手法平實力度平穩, 同樣是用一個犯罪的主題(上次是人口擄帶, 這次是銀行劫案), 去抒發對hometown又愛又恨的情懷, 兩套電影也是同一個點題城市令可觀性大大提高, (如戲中有提及Red Sox, 還有實地取景), 把波士頓拍得既封閉又孤僻, 更強化了戲中人物自求多福的宿命。

2011-01-26

Oscar 2010 Nominations! - Christopher Nolan snabbed again for 3 out of 3 times!!

Christopher Nolan要打小人, 佢真係好乞Oscar憎



Best motion picture of the year
* Black Swan (Fox Searchlight) A Protozoa and Phoenix Pictures Production

* The Fighter (Paramount) A Relativity Media Production

* Inception (Warner Bros.) A Warner Bros. UK Services Production

* The Kids Are All Right (Focus Features) An Antidote Films, Mandalay Vision and Gilbert Films Production

* The King's Speech (The Weinstein Company) A See-Saw Films and Bedlam Production

* 127 Hours (Fox Searchlight) An Hours Production

* The Social Network (Sony Pictures Releasing) A Columbia Pictures Production

* Toy Story 3 (Walt Disney) A Pixar Production

* True Grit (Paramount) A Paramount Pictures Production

* Winter's Bone (Roadside Attractions) A Winter's Bone Production


Achievement in directing
* Black Swan (Fox Searchlight), Darren Aronofsky
* The Fighter (Paramount), David O. Russell
* The King's Speech (The Weinstein Company), Tom Hooper
* The Social Network (Sony Pictures Releasing), David Fincher
* True Grit (Paramount), Joel Coen and Ethan Coen

2011-01-24

2010 日文單曲50大 - 20 to 11

For Result of Top 50 to 21

20. うれしくって抱きあうよ - YUKI





19. 桜の栞 - AKB48


抱抱俏佳人 (Perfect Wedding) - 導演: 黃真真



「抱抱俏佳人」是表裡如一的公式愛情輕喜劇, 這次黃真真沒有扮高深有話要說, 乖巧平實地講一個都市愛情故事, 鄭丹瑞的劇本亦精裝簡潔, 某程度上這是負責任行為, 我幾欣賞。電影也是少數參考荷里活Rom-com方程式並成功應用於港產片模式的例子, 電影實在沒有多餘支節, 沒有情節是脫離公式的, 但在這個商品化的project上並無不可, 畢竟製作人的目標不是求創新, 亦不需要另一齣「分手說愛你」。

楊千嬅的角色, 其實在「天生一對」已演過一次, 對於演此類外表堅強, 內心脆弱的女強人角色基本上是得心應手, 但對比上次的平實化, 這次需要多演一些光芒出來, 主要是配合林峰小生式的演繹。以有限的發揮空間下, 千嬅在兩、三場的感情自白場面上算是交足功課。相比之下林峰的角色無甚發揮之餘, 演技亦略嫌表面化, 我覺得情況有點兒像90年代的黎明, 表現好壞很在於合

2010 日文單曲50大 - 50 to 21

50. To Be Free - 嵐


49. 仲間 - ケツメイシ


48. Hello,Again ~昔からある場所~ - JUJU


47. Last Love - 加藤ミリヤ


46. Jealous - JASMINE


45. メンドクサイ愛情 - 大島麻衣


44. 素直になれなくて - 菅原紗由理


43. 永遠より ながく - 倉木麻衣


42. 青春のフラッグ - 渡り廊下走り隊


41. ねぇ - Perfume

2011-01-21

The Kids Are All Right (非單親關係) - Director: Lisa Cholodenko



Lisa Cholodenko半自傳之作「The Kids Are All Right」, 既不是主流的親情喜劇片(um...非常外父3 anyone?), 同時亦是典型荷里活探討家庭價值的溫情電影。簡單點說, 電影承接的仍然是美式傳統的家庭價值觀, 唯一特別的這是一個同性伴侶組織的家庭。

說它破格得來又傳統, 因為電影本身表揚婚姻承諾的重要性, 並把同性伴侶的視點放到很細: Annette Bening 當的就是父親的角色, 是家庭的經濟支柱; Julienne Moore就是代表母親的形象,  打理家中起居飲食, 但又不甘平凡, 有時想搞生意, 又有偷食的衝動(留意對象還要是男性), 這樣子的問題差不多是任何家庭都會(或不希望)遇到的。這樣的安排並非導演保守, 而是成功表達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個老生常談的道理在任何家庭也會發生。「The Kids Are All Right」就像是十年前「美麗有罪」的一面鏡子, 巧合是兩片也有Annette Bening (更巧合可能是Mrs Beatty 會再次輸掉Oscar Best Actress!), 只是時代變遷, 十年前同性愛情殺入小型社區是牛鬼蛇神的禁忌, 10年後已經開明地融入社區, 也算是一種進步。

2011-01-20

讓子彈飛 (Let the Bullets Fly) - 導演: 姜文


初初期待進戲院看「讓子彈飛」純粹是希望看三大影帝高手過招, 就像等待Robert DeNiro / Al Pacino在咖啡店相遇(「盜火線」最經典一幕), 到內地已上映3星期並大收旺場已隱約知道戲中有大量政治隱喻, 觀眾如何深層解碼, 對號入座, 可恨的是香港地區未能同步上映, 否則觀影驚喜應該更大, 得著更多。現在是打了底, 閱讀了各方解說後進場, 看戲是第一次但已經像看第2次, 再去引證第一次忽略的小節一樣, 多少有點掃興。

就從表面來評論, 「讓子彈飛」節奏緊湊, 你虞我詐, 鬥智鬥力橋段真是子彈橫飛, 我最喜歡是三雄首次相見那場戲, 三個真面孔均至少掛著兩個面具, 說一句話要帶至少兩個意義才可滿足兩個對手, 還要是十多分鐘的傾傾傾, 用幾何算式計計就知那段對白大概有多複雜, 難得精句甚多,

2011-01-19

The Social Network (社交網絡) - Director: David Fincher



還有什麼關於「The Social Network」的需要說? 要讚的都一定已讚過, 電影確實是每個部門都交出100分的成績。但我想最基本還是要讚讚Aaron Sorkin的劇本: 這絕對是一個無懈可擊的劇本, 我沒有看過原著小說「The Accidental Millionaire」(不錯, 我說小說, 但是所謂故事是真是假, 根本不影響電影本身的成績) , 但如Jesse Eiesnberg所說, Aaron Sorkin的劇本活脫脫是莎士比亞名著, 那些一氣呵成的對白(特別是描述Mark Zuckerberg對簿公堂的那幾場詞鋒銳利自白), 眾角色一人一句交疊式對白簡直令人透不過氣來, 但觀眾不會因為節奏太急而無所適從, 相反會被高低起伏,橫沖直撞的節奏牽引情緒, 而這並非用來形容動作片種。何謂好的劇本大概便應該是這個效果。

其二, 一定要提David Fincher。Aaron Sorkin在金球獎頒獎禮上形容David Fincher為「National Treasure」實不為過。從「異形3」開始, 差不多每部作品也是獨當一面, 就算是較小眾的「心理遊戲」, 「房不勝防」也是我的心頭好, 我的至愛「搏擊會」到2007年換成了「殺迷藏」, 最失望的反而

2011-01-18

The Other Guys (喪爆型警) - Director: Adam McKay


我想我實在太久沒有看過一齣由頭到尾可以瘋狂喪笑100分鐘的笑片, 「The Other Guys 」完全是苦海明燈。全片充斥著Will Ferrell/ Adam Mckay這對已四度合作的好拍檔炮製下, 經改良過的美式幽默: 是把港式無厘頭+時下最熱話題融入傳統美國喜劇的三不像, 以Will Ferrell/ Adam Mckay合作的首套電影「Anchorman」奉為近年經典, 之後的兩套亦循此公式創作, 但以第四套「The Other Guys 」最找回「Anchorman」的精髓的高頻率笑料, 因為有一個Secert Weapon。

這個Secert Weapon便是Mark Wahlberg, 可以說, 沒有了Mark Wahlberg板起一張撲克臉如Will Ferrell你來我往的鬥咀, 電影成績至少打五成折扣。這絕對是選角的功勞。這個有勇有謀但大才小用, 鬱鬱不得志的角色, 找 Vin Diesel 太肌肉型, 找Christian Bales 的方法演技派亦太認真有反效

2011-01-17

李小龍 (Bruce Lee, My Brother) - 導演: 葉偉民, 文雋


李小龍 (Bruce Lee, My Brother) 明顯是有點捉錯用神: 用少年李小龍生活點滴搬上銀幕作賣點, 試圖以較人性化角度去解構一個早已被神化了的銀幕英雄, 牌面原本很吸引, 就算是走「歲月神偷」式的溫情路線, 趕懷舊潮之餘亦可拍得生動活潑。而事實上電影的首四十分鐘, 由李小龍的誕生到首次參與粵語片「細路祥」演出, 是全片最精彩部份, 當中父親李海泉 (梁家輝 飾) 與妻子何愛榆 (鍾麗緹 飾) 的互動, 拍攝一個大老倌一家四十多口的傳統家庭的生活鎖碎(如一家之主也要順序叫人食飯), 細鳳第一次到片場拍戲, 闖禍後比父親責罸等等段落都處理得很細緻動人, 這些都應該歸功於李小龍家人提供最一手的資料, 讓細鳳童年真實呈現。

可惜的是當李治廷飾演的李小龍真正出場, 電影反而每況愈下, 一下了多線發展, 描寫四虎友情

2011-01-13

挪威的森林 (Norwegian Wood) - 導演: 陳英雄



陳英雄的挪威的森林 (Norwegian Wood) 不算精良的小說改編電影, 但總算忠於原著, 因片長關係把主線集中於男主角渡邊身上, 已捨棄兩女角情節(當中以小綠父親病重支線著墨最少)亦屬情有可原。小說談論少年對成長的恐懼, 對首次經歷最深刻的哀痛: 直子對男友的自殺, 渡邊對直子的愛莫能助, 小綠對家人遺傳病的承受;都是用時間一點一滴累積得越來越沉重直至無法舒懷, 都有詳細刻劃。

2011-01-11

2010 中文單曲50大

50. 迷你 - 張學友
49. 天連地 - Rubberband
48. 心足 - 王梓軒
47. I Don't Wanna Say Goodbye - 劉德華
46. 嬲 - 應昌佑/劉浩龍
45. 大場面 -  Hotcha
44. 一個人咖啡 - 糖兄妹
43. 夏花秋葉 - 梁詠琪